您所在的位置: 南京王灿刑辩律师团队 >律师文集
王灿律师,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东南大学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中银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刑法委员会委员,前资深检察官,曾在检察院公诉、反贪部门工作数年,深谙刑事案件办理,主要处理职务犯罪,毒品犯罪... 详细>>
律师姓名:王灿律师
电话号码:025-58785588
手机号码:15895991836
执业证号:13201201710612649
执业机构: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216号金城大厦22楼
基本案情:2014年9月至11月期间,被告人丁某在上海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徐汇区等地,多次冒充帮助民警办案的工作人员,专门搭识未成年人,以发生案件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需向被害人借手机拍照等为由,借得被害人侯某、李某、王某、秦某、王某某、谈某、徐某的手机等财物,在让被害人原地等侯时逃离。之后,丁晓君将赃物销售,所得赃款挥霍殆尽。
一审法院(长宁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支持抗诉,认为:在被害人同意被告人离开时,财物已经交付,且脱离被害人的控制,被害人已经实施了处分行为,被告人的行为应构成诈骗罪;原判定性错误但量刑并无不当,建议二审法院变更罪名、维持量刑。
二审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被告人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经查,七名被害人的陈述及相关辨认笔录证实,丁某冒充帮助民警办案的工作人员,编造理由骗得被害人手机等财物离开案发现场时,被害人均是知晓的,并非趁被害人不备逃逸,一审判决对丁某的行为定性有误,应予纠正。
在一般的以借用名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案件中,由于被害人与行为人并不存在信任关系,因此被害人在出借财物后,多会在旁密切关注财物的使用状况,从法律而言,这种情形下,被害人对于财物的占有、支配关系并没有转移,亦即被害人并未对财物作出处分。但是,如果行为人在借得财物后,将财物带离现场,被害人不加阻止的,则应当认为财物的占有、支配关系已发生变化,被害人实际已因受骗而对财物作出错误处分。因此,从本案的审理思路来看,以借用的名义取得他人财物后:
①如果被告人秘密携带财物逃离,则成立盗窃罪;
②如果被告人公然借贷财物逃跑的,则可成立抢夺罪;
③如果被告人采用暴力手段使被害人不敢或者不能反抗后,携带财物离开的,可以认定为抢劫罪;
④只有在被害人明知被告人携带财物离开却不反对或者明确表示同意的情况下(即被告人采用了虚假的理由,使被害人处于错误意识而自愿处分财物),才可以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